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理论学习  领导讲话
徐剑波:统筹谋划 凝聚力量 以科学规划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发布时间:2017-04-20 作者: 浏览次数:1348

 

统筹谋划 凝聚力量

以科学规划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2015828

徐剑波

 

同志们:

根据安排,今天举行学校党委中心组学习暨处级干部研讨班,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深刻认识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广泛凝聚共识,以“严”和“实”的标准,统筹谋划学校未来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具体举措,切实抓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加快提升办学水平,推动内涵发展,实现学校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科学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是今年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上半年以来,学校以深入开展“学科建设大讨论”为切入点,紧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动“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全面展开。先后召开了学院、部门两个层面的座谈会,就“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研讨交流,听取了大家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暑假前,学校印发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各专项规划组、各学院规划编制组、各相关部门利用假期深入开展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总结过去,查找不足,分析原因,谋划举措,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824,学校又召开了各专项规划组的调度会,听取各专项规划组编制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今天的会议,既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一次集中学习和研讨,也是对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和落实工作的部署和推进。借此机会,我和大家一起交流思想,共同探讨学校“十三五”和未来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目标。

一、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学校内涵发展的方位

(一)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势来看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所带来的“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经济思维模式已成为当前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为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发展环境有了变化,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在发生着变化,由过去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二是发展定位有了变化,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全社会对先进科技和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高等教育正在走向社会的中心,角色定位从过去的支持服务逐步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三是发展方式有了变化,随着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四是发展动力有了变化,随着教育改革由单一向综合、由浅层次向深层次、由增量向存量改革的整体推进,通过深化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理顺内部关系、增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释放发展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已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

新的变化带来新的标准和要求,综观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我们必然深切认识和感受到,高校未来的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由过去注重外延扩张向内涵式质量提升的发展转变,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放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首位;必须更加注重特色发展,立足学校实际,找准服务面向,进一步凝练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把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作为重点,以特色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迈上新高度;必须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坚持解放思想,用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指导办学实践,深化综合改革,强化依法治校,充分发挥各类办学要素的最大效益;必须更加注重需求导向,坚持与国家战略和我省区域发展需要同向同行,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支持,适应社会需求办学,努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来看

回顾“十二五”,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学校被批准为农业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特色名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5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我校入选全球顶尖学科前400名,农林学科位列116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出台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新上本科专业18个,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新增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基地。学科平台建设不断强化。新增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专业学位点、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前十,其中3个排名第六位。新上土肥资源高效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小麦育种栽培技术创新基地、教育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国家级平台。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青年千人计划2人、万人计划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泰山学者20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立项经费11.02亿元,获各级各类科技奖励172项,获权专利397件,获植物新品种权8件,审定作物新品种36个。同时,学校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文化建设、对外开放、条件保障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

在充分肯定成绩、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客观审视学校事业发展的短板,清醒地看到学校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建设高水平大学要求、与师生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比如,以体现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高校排名来看,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2005年学校在全国高校中排名76位,201093位,2015106位。中国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校排名2010113位,2015147位。当然,大家对这个排名的认识不尽一致,但也很清楚的说明了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以体现学校根本任务的立德树人效果来看,从教育部审核评估的反馈意见不难看出,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契合度还不够高,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有所削弱,传承创新不够,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与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差距还比较大。以反映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建设来看,我们的传统优势学科排在全国前三位的还没有,有的正逐步失去优势,非常危险;有些看上去排名较靠前,但实际上多是并列排名。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培育上思路不够清晰,劲头不足,缺乏活力和有效的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所在,学校目前顶尖人才匮乏,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国家杰青等领军人才的总体数量还不如某些重点大学的一个学科,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科学研究代表学校发展水平,学校近几年来重大项目、课题和标志性成果与以往相比下降明显,国家级高水平科技平台、创新团队数量屈指可数,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各自为战现象较为严重,服务社会和成果转化能力亟需加强。资源配置决定学校发展空间,学校校区功能界定模糊不清,布局和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有的学院多校区办学,牵扯了很大精力,办学效果不好。干部队伍是学校发展中坚力量,但是队伍中存在着思想解放不够,学习思考不足,协同配合不力等问题,有的干部盯眼前多、看长远少,忙具体事务多、做战略谋划少,各自为战多、合力出击少,被动应付多、主动担当少,有的干部固步自封、盲目乐观,看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正视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谋划发展。今天在这里讲这些,绝不是单纯的找问题,而是与大家一起理清我们发展的处境、面临的形势和面对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查找存在的不足、发展的短板、前进的障碍,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快转变思想观念,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明确发展的思路、重点和举措,实现在新常态下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明确学校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

站在新起点,如何应对新形势、新变化?我认为科学编制并落实好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就是解决发展瓶颈的重要契机。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快和深化学校改革,科学谋划“十三五”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下面,谈谈几点思路和设想。

(一)理清基本思路

今后五年,我们要紧扣建设“国内同类高校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的宏伟目标,围绕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山东“黄蓝两区、一圈一带”等区域发展战略需求,按照“稳规模、调结构、凝特色、提质量”的思路,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加快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坚持以建设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师资队伍为重点,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坚持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抓手,大力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努力提升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坚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坚持以从严治党、深化改革、依法治校为动力,为学校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我们要倾力以优秀的创新人才、一流的科研成果、优质的社会服务和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持续增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相结合。既要立足当前谋长远,切实增强各项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又要着眼长远抓当前,抓紧抓实五年内的工作重点,为学校事业发展新跨越筑牢基础、积蓄后劲。二是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紧紧抓住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做到总揽全局,突出重点,分布实施,协调发展。三是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学校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各学院规划既要有在科学分析基础上的办学指标,更要具备经得起实践的可操作性,切实起到引领和促进工作的目的。

(二)明确规划重点

编制和推动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我们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充分体现改革创新精神,把未来发展的优势、潜力和新的增长点弄明白,找准“十三五”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围绕培养一流人才做好规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不懈追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只有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能被社会所认可。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在深化内涵发展上多思考、下功夫、求实效,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对于本科生教育,要注重培养拔尖型科技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创新型人才放在重要位置。要认真考虑如何突出本科教学中心地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何在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监控与评价方式等方面大胆探索,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如何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如何根据培养质量和招生就业预警调整和优化本科专业,建立专业评估长效机制?如何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指导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深入学习研究国内外知名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如何发挥好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作用,探索建立学生的学习支持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等等。对于研究生教育,要充分考虑如何建立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如何加大研究生优质生源的吸引力度,强化分类培养,突出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推进校所、校企、校地联合培养机制,等等。总的来说,就是要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被社会认可的、带有15vip太阳成标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总的来说,“十三五”期间,要坚持以提升人才质量为核心,稳定本科生规模,扩大研究生规模,实现留学生教育突破,创新发展继续教育,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要使本科专业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省级以上研究平台、实验中心、实践基地数量进一步增加,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都要有所突破。

二是围绕建设一流师资做好规划。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要清楚建设一支什么样的人才队伍,当前和今后五年的努力方向是什么。要弄清楚我们到底缺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引进和培养这样的人才。

要进一步树立人才强校的理念,用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吸引优秀人才前来干事创业,同时,让高层次的人才带动学科平台的快速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方案,为优秀人才提供有力的工作和生活保障;要进一步丰富工作举措,通过聘任兼职教授、实施师资博士后等方式,积极拓宽师资的补充渠道;要对青年教师量身定制,定向培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他们到国内、国际、本学科领域最好的实验室(基地)培训、进修,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分类管理、岗位管理、绩效分配和考核评价,建立健全聘用人员依法依规管理的科学机制,调动教师、管理、辅助、工勤等各类人员的积极性,营造“人人皆是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大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推动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总的来看,“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围绕科技创新平台、学科专业发展需求,深化“学术带头人+创新团队”的模式,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打造一支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到2020年,学校教职工队伍总数要保持在2500人左右,其中教学科研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要力争在“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水平人才的推选上实现新突破;要创建更多的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团队,形成100名知名学者、教授为核心的专家学者群。

三是围绕打造一流学科做好规划。一所大学的发展,学科建设是灵魂、是基础。学科建设好,大学的发展才能有内生动力。我们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集思广益,细化举措,推动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

今年学校开展了学科建设大讨论,非常有必要,抓到了点子上。我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科建设一定要立足国家发展、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和自身发展,不仅要立足当前,还要谋划未来,就好比是工业生产,要有产品、有储备、有研究、有筹划;要有开阔的视野,立足于升级创新、超越自我,不能仅仅拘泥于过去、拘泥于自己的小范围;学科建设要摒弃“撒芝麻盐”的思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扶优扶强,集中力量将优势学科做大做强;要积极调整学科结构,谋求错位发展、特色发展、跨界发展,促进交叉融合;要眼睛向外,有世界眼光,瞄准国内外的同行和研究机构,把握学科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努力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群。

总的来说,“十三五”期间,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力争打造1-2个学科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三名,3-4个学科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六名,一级学科博士点要实现新突破。

四是围绕形成一流创新能力做好规划。创新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建设高水平大学,迫切需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我们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全面提升创新能力摆在学校综合改革的核心位置,加强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

在学院座谈会上,大都谈到各自为战现象严重,协同不够,形不成拳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上大项目、出大成果。那么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中,就要认真研究国家科技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应对?怎么在科研管理、评价机制、协同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引导专家主动协同,组建大团队,形成新优势,争上大项目、多出大成果。在确定科技发展方向时,要紧紧聚焦“一带一路”、“黄蓝两区”、“一圈一带”等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赢得发展主动。在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过程中,既要谋求“顶天”,又要追求“立地”,既要在重大科学问题上有创新,有要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真正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在平台建设中,要确保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新一轮评估,土肥资源高效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在着力强化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等科研支撑条件建设的同时,继续争上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平台。要认真思考如何通过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切实增强学校协同创新能力,比如学校要与哪些单位开展合作,如何在校内外跨界创建协同创新平台,如何在校企、校地合作中,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的结合,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努力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深度融合,等等,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办法。

2020年,要争取主持国家五类科技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达到300项;年度科技经费确保稳中有升;要力争多出一些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科技成果,获得更多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力争获得国家级奖励24项;争取在NatureScienceCell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要力争主持或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掌握更多、更大的话语权。

五是围绕创建一流办学条件做好规划。资源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学校总的资源是一定的,要理清增量与存量的关系,多在存量上下功夫,如何统筹使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好的主要问题。

今后五年,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条件支持的同时,要盘活学校各类资源,重点改善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更好的满足办学规模对办学条件的要求,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要着眼学校长远发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统筹校区功能布局,制定校园建设规划;要按照“优先解决重点问题,重点突破”的原则,继续加快教学科研用房、学生公寓的建设;要抓好科教站园与教学科研基地的规划、管理和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需要;要打破资源分配中的“大锅饭”思想,紧紧围绕学校发展重点,真正把资源投到对学校发展有用、能够发光发热的地方,促进资源的集约有效使用;要科学论证,确保投入和产出成正比,探索建立评价机制,重点解决学校重大科研教学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用足用活每一份资源,实现学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在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过程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强化开放办学,推进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深度合作和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推进依法治校、综合改革以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强化文化育人,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进一步强化师生为本,努力实现学校事业进步与师生认同的协调统一,等等。总之,就是要通过努力,不断推进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三、以“三严三实”的要求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规划编制的好不好、执行得到不到位、规划目标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归根到底要看规划能否落地、能否见效、能否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为此,我们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目前,学校正在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我们要主动把严的标准、实的作风贯穿整个“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中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举措的落地、落实。在此,我强调四点。

一是强化思想保障,在工作理念上求共识。统一思想才能形成共识,形成共识才能凝聚力量。我们要在认识上形成共识,克服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模糊思想,要明白规划不是可有可无、不是一项单纯的工作任务、也不是哪几个部门和哪几个人的事。要充分认识到,“十三五”发展规划不仅指引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更将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走势,是为今后五年发展打基础、定好位、铺好路的大事。我们要在目标上形成共识,学会跳出学院看学院、跳出部门看部门、跳出学校看学校,摆脱一时、一事、一人、一个局部、一个部门学院的狭隘眼界,清楚地知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其他高校在干什么,学校发展的重点是什么,要充分体现出规划的前瞻性,在立足实际的同时,把目标定的高一点,让工作更有压力、更有动力,充分发挥规划 “指挥棒”的作用。我们要在态度上形成共识,当前,学校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思考和应对。站在新的起点上,山东农大要朝着什么的方向努力?要办成什么样的大学?全校上下要有“一盘棋”的思想,全校师生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都有责任、有义务围绕这个大局主动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是强化条件保障,在资源优化上谋合力。在自然界,植物生长需要土壤、肥料、阳光、空气和水等多种物质;在学术界也有其自然规律,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也需要多种力量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说:“那些孤家寡人、包打天下的超人,是不能长久的。只有靠众人拾柴三个臭皮匠之力,靠大家帮衬,工作才能做好。”要强化协同意识,学会借力发展。校地、校企、校校、校所要协同,部门学院也要抓协同,大家只有增强协同意识,加强协作,遇到问题多沟通、多包容、多换位思考,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才能在学校未来发展中抢得先机,否则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各自为战,那只能是一盘散沙,难成大事。要强化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大力提升办学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后勤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公用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推进学校创新平台、仪器设备、图书文献、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要按照新的财经制度的要求,从严规加强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校内预算分配制度,深化财务管理改革,体现绩效导向,大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

三是要强化实施保障,在落地执行上看成效。一份部署,九分落实。一个规划、一项决策,是不是达到预期目的,主要看落实的如何。要把“谋事要实”的要求体现到规划编制和落实工作中,学校要形成总体规划,体现整体办学的思路、目标、举措、重点和保障;各学院要实现一院一册,做到切合学院实际,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特色鲜明。学校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学院规划之间要紧密衔接,做到科学统筹、彼此呼应、内在相通,确保规划体系的科学性、逻辑性要牢固树立执行意识,对学校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要讲实干、讲实效,在工作中舍得花心思、肯下苦功夫,沉下心来把问题分析透、把办法想周全,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少说多做,不耍嘴皮子,千方百计把任务完成好。要注重任务分解和工作考核,把具体任务分解到部门和学院,分解到阶段性工作和具体年度,制定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好各项任务。建立“目标决策-责任执行-考核监督”体系,建立完善配套的年度考核、中期评估和最终评估制度,把规划落实情况与单位年度考核、班子任期考核结合起来,不能规划制定完了,不管不问,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

四是要强化制度保障,在体制机制上重创新。创新是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第一要素,唯有创新体制机制才能激发学校的内生动力和办学活力。要健全“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层级管理-目标落实-督导检查”的工作体制,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分管工作和联系学院,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规划编制和落实工作中来,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主动担责,协同合力,形成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参与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要紧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内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教育教学、科研体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改革,科学修订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要以《大学章程》的实施为契机,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充分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深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学,解放和发展学校的内生动力,彰显和增强师生的创造活力,形成科学有效的办学机制,确保规划目标的有效实现和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志们,未来学校前进道路上有挑战,更有机遇;有困难,更有希望。展望“十三五”,我们信心满怀。希望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按照“十三五”绘就的蓝图,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改革创新、不懈进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学校改革发展事业,全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进程。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15vip太阳成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TOP
版权所有 © 15vip太阳集团(CHINA)官方网站-Officials Platform
Copyright © 2023-2028